2024年第四屆全國社區花園設計營造競賽與社區參與行動
2024年第四屆全國社區花園設計營造競賽與社區參與行動專屬原創主題曲
?。稍跔I建活動中進行推廣使用的原創BGM)
EDDY(王奕辰):作曲、編曲、錄音、采樣、音樂工程、制作、母帶、封面設計
許洋:封面攝影
Polaris:藝術指導
緣起
為了更好地踐行“人民城市”“健康中國”的重要理念、城市更新戰略、中國風景園林學會“風景園林師在社區”以及“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倡議,在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上海市風景園林學會的指導下,產學研共建與戰略合作單位森世海亞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森世海亞)的共同支持下,同濟大學景觀學系協同《中國園林》雜志社和全國風景園林院校聯合舉辦2024年第四屆全國社區花園設計營造競賽與社區參與行動。
活動旨在通過匯集全國高校資源驅動全國社區力量自主自發改善城市空間,構建廣域共建共治共享網絡的全國性的社會行動。在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的帶領下,61位全國高校老師組成“社區花園設計營造”科技志愿服務隊,全程指導答疑,共同發動高校及專業力量進行風景園林專業技術的科普與傳播?;顒映晒θ脒x學會“風景園林走近百姓身邊”系列學術科普活動,為學術交流與社區服務創造了良好的平臺。
活動提供公眾參與的社區花園與城市微更新學習與交流平臺,倡導發動基層力量實現共建共治共享,共建療愈主題社區花園創新從自然療愈到社會修復的創新路徑,活動重視“過程”,倡議社會機制與療愈方法的創新。
社會修復
——共建自然生態鏈接,共生療愈健康社會
“
從重建附近到社會修復
”
從【重建附近】到【社會修復】
社區花園行動或許是一種可能
——項飆
人類學家、馬克斯·普朗克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所長
近30年來,高速的城市化建設提升生活品質的同時,也暴露出空間品質難保障、使用者需求難兼顧、后續運維難持續等諸多問題。精致的高樓取締傳統社區,居民在其中“真正擁有”的公共空間及鄰里交往卻逐漸萎縮,公與私的紛爭和矛盾劃出一道界限,與所謂“共同體”的建設夢想背道而馳。不知你是否也正在思考,如何實現美好人居環境,如何重塑市民公共意識、促進共同體的形成?
本屆行動以“社會修復”為主題,倡導以療愈花園作為主要實驗方向,推動社區花園從自然療愈到社會療愈的社會修復過程。作為社區營造的綠色起點,社區花園在國內有組織的實踐過程中,通過空間更新與社會治理的結合,以基層公眾參與為核心價值,發動多主體多條線共治共生,實現了公共空間的重塑,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重建附近”。在全國上下都在進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刻,以公眾參與、基層自組織、基層參與系統生發等社會機制創新,促進基層個體“主體性”回歸,從“空間修復”走向“社會修復”,是本屆行動值期待的價值導向。
“
從自然療愈到社會療愈
”
《自然》子刊發布的一項納入40萬名參與者的研究中指出,長期處于綠化環境中的人,患抑郁癥和焦慮癥的風險分別降低了16%和14%,進一步證實了“公園20分鐘效應”:一個人只要去公園待上20分鐘,即使什么都不做,也會變得心情更舒暢。城市中居民對商業文化、電子產品的過于依賴以及長時間工作的勞累,使得居民失去了公共空間以及對自然的直接體驗所能帶來的身體的健康、人格和道德的養成和創造力的培養等,導致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社區花園以“最近的自然療愈”為起點,融合自然、藝術、科學與醫學,構建多方共建共治共享,創造可持續療愈環境,以期產生“花園20分鐘效應”以自然療愈力量推動廣域多層次的空間修復與社會修復。
自2023年起,活動與森世海亞達成合作,共創WEWE療愈花園專項行動,以關愛公眾健康、投身公益與公共性創造的企業責任感,大力支持全國社區花園行動,以植愈力量推動社區花園的社會修復實踐。系列活動通過挖掘在地力量的創造力,傳遞自然療愈之力,關愛患者和醫護,關愛中老人,關愛青少年,關愛社會健康,聯合共建健康社會。
上千位參賽學生
橫跨42個學科
上萬名參與居民
70+公共導師全程輔導
活動橫跨35座城市
81所高校參與
270+小組
建造了180+個落地社區花園
參賽組織與居民共組織工作坊500+場
我們真實地做到了改變身邊的一點點
并將希望的種子傳播到更廣更遠
01活動參加作品類型要求
活動營造場地可以選擇在社區/街區/設施內及周邊等,倡導醫療/康復相關的療愈主題點位。參與活動的作品可以是:
公眾參與的共建花園
2023年第三屆行動二等獎-南京-嘉禾農場
眾參與的微景觀更新
2023年第三屆行動三等獎-重慶-妙趣“蟲”生
公眾參與的花園/景觀模塊營造
2023年第三屆行動一等獎-上海-徐虹北生活盒子療愈花園
植愈創新開拓主題花園營建專項
WE CARE WE THERE
本屆活動將提供面向上海/烏魯木齊/杭州/南京四個城市的社區衛生中心/醫院進行創新療愈主題點位的專項支持和獎項?;顒訉⑻峁m楛c位意向清單,開發點位共建即參與專項行動?;顒庸膭钆R床醫學、藥學等醫學相關專業學生與從業者參與專項行動,參與行動小組需自行聯系點位與相關醫療單位共同協作。
活動將為選取點位清單中第四板塊專項點位的小組提供中期支持與療愈進度與成效階段性審核,參與專項營建的小組將獲得每組1000元的資金支持(中期審核通過后發放)。名額有限,歡迎積極參與~
掃碼查看專項點位清單
02時間安排
活動將于5月31日(周五)舉行本屆活動的正式發布會,歡迎大家的參與!
活動階段
時間
活動報名
5月下旬~10.28
(報名最終截止)
(期間可持續報名)
確定選點地址
設計/營建階段
可持續運維階段
(運維不少于20天)
成果提交
10.28
最終評審及交流分享會
11月上旬
頒獎
11.11(暫定)
請各位參與者留意活動總群及相關平臺消息,我們將陸續公布活動發布會以及答疑和點位推介會詳細安排計劃。
活動將于5月31日(周五)晚20:30-22:30將線上舉行第四屆全國社區花園設計營造競賽與社區參與行動啟動發布會,屆時將詳細介紹本次行動的關鍵信息,歡迎大家入會交流!
時間/5月31日周五晚上20:30到22:30
線上直播/騰訊會議667-653-701
03報名須知
招募要求
活動面向全國招募有志于投身社區實踐的相關專業者,包括但不限于風景園林、景觀、環境藝術、城鄉規劃、建筑學、社會學、人類學、社會工作、公共藝術、公共管理、政治學、醫藥學、心理學等不同領域的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在職從業人員以及感興趣的居民。每組學生/專業者人數不超過7人,每組除專業者外至少包括1位當地居民(作為行動者的身份加入行動團隊)。每組限報一件作品,為支持多校師生合作交流,每件作品可最多三名指導教師(自行聯系)。
活動小組需以“1+1+N”模式推進共建:一方面,活動要求各小組以內部在地力量+專業力量+外部多元力量形成花園共建模式;另一方面,活動倡導空間專業+跨學科參與+多元參與(如風景園林專業+醫學專業+醫務工作者患者多元參與,形成自然療愈花園共建共治模式)??鐚W科多元參與將成為評分加分項。
報名通道
掃描活動報名二維碼進入表單根據組隊情況進行報名,并在報名后加入活動交流群(填寫報名表后掃描二維碼入群)及時參與線上交流討論,確認報名的行動團隊組長后續需添加組長群。
若您有合適的點位希望參與本次活動,歡迎在點位信息文檔中填寫基本信息進行報名。組委會將陸續與自選點位的小組/個人確認選址情況,并最終確定是否納入本次活動點位(最新活動進展請關注共享文檔)。
活動報名
志愿者報名
點位清單
共享文檔
04活動信息概要
點位選址與組隊
1.行動團隊與當地居民自行組隊,本次報名采用雙向選擇機制,需要行動小組自行聯系點位聯絡人,雙方達成一致后才算組隊成功(若多組選擇同點位的情況發生,請各組長與點位聯絡人聯系進行雙向選擇)。
2.行動團隊可以自行選擇場地,也可以從主辦方提供的選址列表中選擇場地;(列表不斷更新中~)(若多組選擇同一點位的情況發生,請各組長與點位聯絡人聯系進行雙向選擇)。
3.本屆活動鼓勵跨專業跨領域合作,如:介入醫院、社區衛生中心、療養院等點位,開展療愈、關懷花園共建行動,進行花園主題創新。
4.確定好選址,并與社區協商,獲得認可即視為選址成功。
5.行動團隊自行踏勘場地。
在前期的籌備工作中,我們正在鏈接全國各地的居民參與本次活動,行動團隊可入群組隊,也可以自行選擇居民隊員!
獎項與獎金
一等獎1組:8000元(含稅)
二等獎3組:5000元(含稅)
三等獎5組:2000元(含稅)
植愈創新開拓獎6組:5000元(含稅)
05創新賦能形式
社交媒體宣傳
WEWE療愈花園行動將為行動小組提供療愈行動物料支持!行動為150個小組提供專項物料包支持,物料包先到先得,歡迎踴躍報名~
同時,活動將進行小紅書宣傳打卡活動?;顒悠陂g,小組可以于小紅書推文中:
1.分享物料包中物品,物品使用場景,活動海報以及活動照片以及共建點位信息;
2.分享內容包含一張WEWE海報(見下圖)
3.加tag#WEWE療愈花園專項行動;
4. 植有愛WEWE小紅書賬號。
完成上述活動任務的優秀投稿者提供100份額外驚喜禮物包支持(按團隊發放),歡迎大家參與~
【活動將每月在群聊與共享文檔中公布后續小紅書活動細則,請及時關注?!?/span>
注:WEWE療愈花園行動是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協同森世海亞,共同發起的公益計劃,旨在融合自然、藝術、科學和醫學,構建多方共建多元共治,積極創造一個可持續的療愈與關愛環境。
共議式賦能
活動將全程答疑與共議式賦能,通過聯合共創,對相關規則、時間與實際操作等相關提議都能夠進行民主協商、有效收集與及時反饋,每位行動者都能成為活動的參與者和決策者。
本次活動為參與者提供【社區花園共創療愈植物庫】共享文檔共議賦能。文檔記錄不同地區可用療愈植物的習性與功效,各位共建者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將本地適合種植的的療愈花園植物記錄在文檔中,作為第四屆全國社區花園設計營造競賽與社區參與行動的共創互助行動~歡迎大家補充完善文檔。
06多維評審機制
【專家評審】+【往屆優秀評審】
+【小組互評】
遵循公平、合作互助、多維度評價的原則,本次活動評分由專家評審70%、往屆優秀成員20%與小組互評10%共同組成。評審老師評分時將綜合多種因素,考慮身心療愈、社會修復、特色主題和共建總結四個方向進行最終打分。
評分維度
評分維度
評分參考
具體要求
身心療愈
植物療愈
療愈植物配置/植物庫/植愈效用(易種,易維護,易推廣,有療愈故事)
空間營造
五感感知/模塊開發/療愈設施
療愈活動策劃
共建參與/體力勞動/身體運動/舒壓活動
社會修復
社會參與
社會交往/多元主體/跨專業學科
主體性
在地者長效運維/基層主導
共同體
社會網絡構建/居民自組織
特色主題
地域特色
當地文化/地方政策制度的促進與發展
自然教育
教育體系/課程
老人/兒童
友好
兒童參與議事/園藝療法
街區共生
社區/商戶/企業多元參與
共建總結
療愈路徑
方法總結/工具總結/經驗總結
可持續運維機制
權責利/在地組織/資金來源/關鍵人物
療愈功效
身心療愈/社會修復(定量/定性)效果
活動秉持公共性、開放性和成長性,為活動參與者提供公共導師指導名單,并邀請往屆活動參與者共同支持參賽團隊,持續相互賦能行動。公共導師與往屆活動參與者支持名單如下:
專家評審名單
序號
導師姓名
學校
1
卜令峰
安徽建筑大學
2
?,?/span>
西交利物浦大學
3
程云杉
南京林業大學
4
成玉寧
東南大學
5
戴代新
同濟大學
6
鄧雁
廣西民族大學
7
翟俊
蘇州大學
8
董蘆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9
董楠楠
同濟大學
10
杜雁
華中農業大學
11
馮瑤
哈爾濱工業大學
12
付彥榮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副秘書長
13
郝培堯
北京林業大學
14
何志森
華南理工大學
15
洪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16
侯曉蕾
中央美術學院
17
金荷仙
浙江農林大學/
《中國園林》雜志社社長
18
廖啟鵬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19
林雪瓊
廣西藝術學院
20
林軼南
華東理工大學
21
劉駿
重慶大學
22
劉悅來
同濟大學
23
劉志強
蘇州科技大學
24
李迪華
北京大學
25
李房英
福建農林大學
26
李瑞冬
同濟大學
27
李樹華
清華大學
28
李同予
哈爾濱工業大學
29
李小雙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30
李圓圓
西南大學
31
李震
中央美術學院/
新疆藝術學院
32
李自若
華南農業大學
33
闕晨曦
福建農林大學
34
湯輝
華南農業大學
35
王鋮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36
王芹
華南師范大學
37
王通
華中科技大學
38
魏家星
南京農業大學
39
吳威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40
烏云巴根
華僑大學
41
蕭蕾
華南理工大學
42
許薌斌
重慶大學
43
楊光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44
楊藝紅
南京林業大學
45
姚喆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46
袁惠燕
蘇州大學
47
袁嘉
重慶大學
48
于冰沁
上海交通大學
49
余洋
哈爾濱工業大學
50
章明
同濟大學
51
張楠
上海交通大學
52
趙迪
天津大學
53
趙晶
北京林業大學/
《風景園林》雜志社副主編
54
鐘譽嘉
蘇州大學
55
周晨
長沙理工大學
56
周斯翔
西南交通大學
57
周詳
東南大學
58
周玥
清華大學
59
周湛曦
湖南農業大學
60
朱黎青
上海交通大學
61
莊陶之
重慶大學
上下滑動查看
往屆優秀成員評審名單
序號
姓名
屆次
花園名
學校/單位
1
李帥
2021
精靈花園
同濟大學
2
謝宛蕓
2021
迎客花園
同濟大學
3
孟鈺
2021
迎客花園
同濟大學
4
劉永康
2021
感官花園
清華大學
5
陳淑妍
2022
嗨!老朋友
華南理工大學
6
王小瑜
2022
嗨!老朋友
華南理工大學
7
崔靈楠
2022
靈氣花園
同濟大學
8
王嘉穎
2022
靈氣花園
同濟大學
9
章懌
2022
匯眾園
華東理工大學
10
馬渤原
2022
眾眾花園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11
楊一冰
2022
賦野苑
南京農業大學
12
朱綺蕾
2022
林中趣
華東理工大學
13
徐未央
2022
林中趣
華東理工大學
14
丁伊
2022
萬事屋小花園
長沙理工大學
15
黃皓
2022
萬事屋小花園
長沙理工大學
16
黃舒語
2023
徐虹北生活盒子療愈花園
同濟大學
17
王薇婷
2023
徐虹北生活盒子療愈花園
同濟大學
18
張文
2023
靜享花園
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
19
胡晉圓
2023
靜享花園
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
20
王婧婕
2023
新雛花園
織微在地(昆明)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21
李果霏
2023
新雛花園
云南藝術學院
22
賀蘭馨
2023
嘉禾農場
南京林業大學
23
施薇
2023
睦鄰門人人小花園
上海一翰商業管理有限公司
24
王奕辰
2023
凌小園
同濟大學
25
李斯琪
2023
妙趣“蟲”生
重慶大學
26
晏琳皓
2023
妙趣“蟲”生
重慶大學
27
范盟恩
2023
水八仙花園
南京農業大學
28
易哲
2023
二十四節氣花園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29
吳東辰
2023
愛達花園
南京林業大學
30
史韻
2023
“徽匠園丁”–一棵樹花園
安徽建筑大學
31
吳佳鑫
2023
“徽匠園丁”一棵樹花園
安徽建筑大學
32
李玉楠
2023
夢星園
西南大學
33
呂茜
2023
巴巴花園
西南大學
34
潘羽萱
2023
童真一隅
福建農林大學
35
周悅妍
2023
空瓶重生·多肉花園
哈爾濱工業大學
07成果要求
實地營建+社區花園成長共享文檔
+匯報PowerPoint
?、?
社區花園成長共享文檔(飛書)
1.前期空間與共建活動的設計方案。
2.全過程詳細記錄(如工作坊物料的籌備和人員的組織、鏈接到的居民畫像及觀察到的居民的變化、花園成長過程、居民的反饋等)。
3.花園基本成效(花園景觀效果、使用率、可持續運維情況、自然療愈和社會修復的推動效果、個人心得感悟等)。
?、?
匯報PowerPoint與匯報視頻(限制PPT頁數)
1.過程總結提煉:簡要梳理,特點突出。
2.植物療愈:挖掘符合當地環境條件的療愈植物,并闡述植物為何有療愈效果。
3.療愈“關愛”設計:需要考慮對老年人和兒童的關愛和友好的設置,注重用園藝療法來幫助老人和居民來改善身心健康,并注重物料的環保型。
4.身心療愈效果:鼓勵參賽小組以定量(如環境更新、參與人次、滿意度調查、穿戴設備等)形式輔以定性描述,總結如何產生“自然修復”、“自然療愈”效果。
5.社會修復設計與效果:緊扣社會修復主題,闡述如何從空間營造到產生社會影響,其中產生的社會作用及產生的路徑。
6.可持續路徑:花園的當前或后續自主持續性運營機制的形成(包含新建點位和可持續改造重建)。
7.特色主題闡述:社區花園的不同階段(設計、營造、運維),不同層面(經濟、社會、文化、碳排、健康等)。
8.提煉重點:成果主要內容應著重于總結活動從發起、參與、運維到總結效果的過程中,最具有創新和社會意義的重點并圍繞展開。
9.講解視頻:錄制5分鐘以內的PPT講解視頻,闡述上述內容,梳理療愈方法效果與共建邏輯,突出重點特色。
08賽區支持
得益于往屆活動對于廣域社區花園網絡的推進,本屆活動將提供部分地區的在地組織支持。
當前,新疆賽區獲得在地組織烏龜營造、萬守新疆支持,并且前期獲得療愈花園、往屆競賽以及烏魯木齊市開放式畢業設計支持的共建基礎。云南賽區獲得織微在地(昆明)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云南藝術學院藝術管理學院和云南農業大學國際學院聯合支持。濟南賽區獲得濟南園林集團景觀設計有限公司的支持。歡迎在地高校與社會力量加入行動!
本屆活動希望能增加開放性和合作性,與不同地域、社區、組織、學校交叉專業共同組織本屆競賽,期待你的加入!
09相關說明
特別說明
1.資料保密:請勿將任何主辦方提供的資料分享給非本次參賽的人員和相關社區居民,嚴禁將資料轉賣和上傳至網絡上,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未經主辦方和承辦方許可,任何人不得公開發表涉及政府、社區相關人口、資源、環境等資料和數據信息。
2.工作紀律:切記安全第一,請每位伙伴個人做好安全防范,進入社區或者采訪,應該不少于2人組成一個小組,相互照應,并及時在群里報備一下進場時間及離場時間,確保安全。工作坊期間需嚴格遵守相應場所的安全規則,因個人原因導致的損害或者損失由個人承擔,主辦單位和承辦單位不承擔責任。
3.社區工作方法:保持謙卑自信從容之狀態,社區參與行動的要義是服務學習,在充分理解社區的基礎上力所能及的進行相應的社區服務,贏得社區尊重;進入社區需要尊重社區文化,協助維護社區環境,切忌做任何影響或危害社區安全的事情;鼓勵大家進行參與式社區規劃的文化傳播,但務請注意個人以及居民的隱私保護,未經采訪人許可,任何人不得擅自發表能辨認出采訪人的信息,這些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微博、網頁發布、論文與出版物等。
4.其他:其他未盡事宜,主辦方和承辦方保留進一步更新和調整工作紀律與工作倫理的權利。
指導單位: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上海市風景園林學會
主辦單位: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景觀學系、《中國園林》雜志社
共同協辦:《風景園林》雜志社、安徽建筑大學、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北京林業大學、長沙理工大學、重慶大學、東南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廣西藝術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湖南農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華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清華大學、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蘇州大學、蘇州科技大學、天津大學、同濟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西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浙江農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央美術學院等(以上排序根據學校首字母拼音,歡迎更多院校參與本次活動的共創)
承辦單位: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間技術優化重點實驗室社區花園與社區營造實驗中心、四葉草堂
產學研共建與戰略合作單位:森世海亞集團有限公司
聯合傳播:gooood(谷德設計網)、mooool(木藕設計網)、ArchiDogs(筑格傳媒)等
聯合共創伙伴:濟南園林集團景觀設計有限公司、LandscapeIn-Lab、上海市浦東新區東明路街道、上海市浦東新區花木街道、上海市徐匯區徐家匯街道、上海市植物學會景觀植物與健康專委會、同濟大學教育部生態化城市設計國際合作實驗室-景觀空間分實驗中心、新疆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新疆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新疆藝術學院、云南農業大學國際學院、云南藝術學院藝術管理學院、織微在地(昆明)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上排序根據機構首字母拼音,歡迎更多伙伴參與本次活動的共創)
?。ㄙ澲心加媱澾M行中,對所有合作機構及公共媒體的關注與支持表示感謝?。?/span>
聯系人:霍廣琦
聯系方式:微信號:moon150530
?。ㄌ砑訒r備注:志愿者招募+姓名,請工作日聯系9:00-17:30)
來源:四葉草堂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dbXIoDcOOZSHpYTXjDFArQ